立秋“贴秋膘”有哪些注意事项? 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秋季进补是十分必要的,但进补不可以乱补,应注意以下问题。 “一夏无病三分虚”,立秋一到,天气虽然早晚凉爽,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,所以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、乏力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10 #标签1 #标签2
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 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“起居有常,饮食有节,不妄作劳,形与神俱”做起。 《内经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21 #标签1 #标签2
秋季养生 着重四方面调养 秋天,阳退阴长,热去寒来,草木枯萎,万物凋零。根据中医学“天人相应”的观点,在气候变化无常的“多事之秋”,人们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调养。 秋天,阳退阴长,热去寒来,草木枯萎,万物凋零。根据中医学“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32 #标签1 #标签2
秋三月 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 秋季,人们应该早睡早起,以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,不使神思外驰,以保持肺气的清肃。这是适应秋季时令,保养人体“收敛”之气的养生方法。 秋季的三个月,谓之“容平”。 此时天气转凉,秋风肃杀劲急,地气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388 #标签1 #标签2
如何应对秋燥、秋乏、秋愁三大主症 入秋后,可根据气候变化,按照“减辛增酸”的原则,通过饮食对秋燥进行调治,主要是多进食含水分多的水果、蔬菜。防治温燥可选梨、葡萄、猕猴桃、甘蔗、荸荠、番茄、萝卜、百合。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,入秋后,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63 #标签1 #标签2
立秋之后 祛除夏季湿邪正适宜 立秋过后,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。可是,炎热的夏季虽走,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。不妨在立秋之后,利用一些食物的除湿特性,祛除夏季留在体内的湿邪。 立秋过后,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。可是,炎热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81 #标签1 #标签2
五法应对“秋老虎” 中医理论支持秋季“阴精收藏,收敛神气”的养生法则,适当增加睡眠有利于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和脑力,而早睡和午休是增加睡眠的最佳方法。 四季轮转,初秋之际还没跟炎热彻底告别,凶猛的秋老虎就伺机而动,带来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371 #标签1 #标签2
金秋时节延髓麻痹养护四法 秋季宜养阴,宜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且秋季早晚温差大,对于中风病人来说,容易感受风寒之邪。所以中风患者宜早睡早起,并适时添加衣物,不可因过分贪凉而影响疾病的恢复。 时值金秋,叠翠流金,又到了象征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61 #标签1 #标签2
秋季养生 养肺为先 秋天又是一个干燥的季节,燥邪的特点是易伤津液,因此秋天常常感觉到口鼻或咽喉干燥、干咳无痰、皮肤干燥等。故防治秋燥对肺的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。 秋季是寒热交替的季节,气温变化较大,中午仍然很炎热,早晚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422 #标签1 #标签2
秋季养生五款粥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,并根据四季不同,品种有别,功效而异。 养生粥因其独特的养生作用一直被大家推崇,并根据四季不同,品种有别,功效而异。如春吃荠菜粥明目利肝,夏吃绿豆粥清热解暑,... 趣百科 2019-11-12 378 #标签1 #标签2